五档变三档、突出穿透识别风险《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》出炉 7月1日起施行




  

五档变三档、突出穿透识别风险《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》出炉 7月1日起施行

  第四大亮点:《办法》优化了风险分类的“初分、复核、审批◆■★◆■”三级工作机制,明确了董事会、高级管理层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◆◆◆。此外,《办法》要求保险公司将资产风险分类情况纳入内外部审计范畴,压实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责任。其中,董事会对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承担最终责任★◆,监督高级管理层履行风险分类职责◆■■★■◆;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资产风险分类制度■★■◆,推进实施风险分类工作■★■,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。

  4.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、经由链接、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◆■、信息或广告,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。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。

  《办法》在“总则◆◆”中介绍,保险公司应按照真实性◆★★■■、及时性、审慎性、独立性原则进行风险分类■★■◆◆◆。

  2■★◆★. 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消费日报网)★★◆■★” 的作品■◆★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★■■◆★★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.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◆■■★★◆,会采取相应措施。

  第二大亮点:《办法》在调整本金或利息逾期天数、减值准备比例标准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,这些调整旨在与商业银行的标准保持一致■■■★★■,以减少不必要的监管差异,并更准确地反映保险资产的风险状况。

  )11月29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《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◆★◆■◆■。《办法》使保险公司按照风险程度将保险资产划分为不同档次■■★,以加强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水平、准确评估投资风险、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情况。

  1■◆◆★★.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★◆■★■■:消费日报网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。如转载,须注明“来源★■■◆★◆:消费日报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  除了上述权益类资产与不动产类资产的风险分类从原先的◆◆◆★★◆“五档★◆■■★”变为“三档◆★■■”外★◆,《办法》还呈现出四大亮点。

  对股权金融产品的风险分类,同样按照穿透原则,重点评估股权所指向企业的质量和风险状况,同时考虑产品管理人情况★■■、风险控制措施、投资权益保护机制◆■■★◆★、产品退出机制安排等因素,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。对于基础资产为多个标的、难以穿透评估的★★★★◆■,可按照预计损失率情况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。

  5.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,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,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。

  不动产类资产风险等级划分与权益类资产风险等级划分基本相同,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三档,分别为正常类、次级类、损失类,后两类合称不良资产。不动产类资产三档风险释义与资产穿透原则方面与权益类资产相同。

  例如:在不动产金融产品的风险分类中,也特别强调了遵循穿透原则,重点评估最终投向的不动产项目质量和风险状况,同时考虑产品管理人情况、风险控制措施■■◆★◆、投资权益保护机制、产品退出机制安排等因素,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。对于基础资产为多个标的、难以穿透评估的,可按照预计损失率情况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★★。

  对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风险分类,应按照穿透原则,重点评估最终债务人风险状况◆★★■,同时考虑产品结构特征、增信措施以及产品管理人情况等因素,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。对于基础资产为多个标的、难以穿透评估的,可按照预计损失率情况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。

  权益类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三档,分别为正常类、次级类、损失类★◆■◆,后两类合称不良资产。其中,正常类资产指资产价值波动处在正常范围,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资产会确定发生损失;

  《办法》首先从固定收益类资产风险分类、权益类资产风险分类、不动产类资产风险分类三大方面对不同类型资产进行了风险分类。

  第三大亮点:强化穿透原则。《办法》重点强调了保险资产风险分类的穿透性要求,要求风险分类应穿透识别保险资产,分类不确定的★■■,应从低确定分类等级■◆■■。这一要求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资产风险。

  贯彻施行10年的《保险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指引》(以下简称《指引》)中的部分内容将迎来替换。《办法》从固定收益类资产风险分类、权益类资产风险分类、不动产类资产风险分类、风险分类管理、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将保险公司资产风险分类进行释义、划分◆★、分析、规划等。

  固定收益类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档,分别为正常类■★◆、关注类◆★◆★◆、次级类■◆◆★、可疑类、损失类,后三类合称不良资产。《办法》中固定收益类资产风险等级划分与《指引》中的基本一致,在风险等级的划分及释义方面都基本相同。

  具体来说★■,以固定收益类资产分类标准为例,逾期天数标准为:本金■★★■、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90天即归为次级类■★■◆◆;本金、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270天归为可疑类;本金◆◆■★■★、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360天归为损失类。减值准备比例标准◆■◆■★: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即归为次级类;减值准备占其账面余额50%以上归为可疑类;减值准备占其账面余额90%以上归为损失类■★◆。

  《办法》相较于2014年版的《指引》,扩大了资产风险分类的覆盖范围◆★■◆★。《指引》仅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以外的投资资产进行风险分类,而《办法》除特殊情形外★◆,将所有投资资产纳入分类范围◆◆★”■◆◆★。这一变化有助于全面评估保险公司投资风险★■,真实反映资产质量◆■★◆■。

  次级类资产指由于市场风险等导致资产价值下降,即使采取措施,资产也将发生显著损失◆■■;损失类资产指由于市场风险等导致资产价值大幅下降,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后◆★★,资产将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少部分。